徐扬生:搭起“四维”通道的桥梁 ——公共政策学院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在9月13日公共政策学院成立仪式暨“全球秩序与国家治理”主题论坛上的致辞内容整理而成。徐扬生校长表示,建立公共政策学院,也是建设一座具有连接政府与社会、连接香港与内地、连接产业与政策、连接中国与世界“四个通道”的桥梁。这样一座桥梁在当今的中国和世界尤为重要。
全世界 全中国的迫切需要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的成立。首先,我谨代表大学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地缘政治的冲突、激进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及贸易和投资壁垒等持续冲击着全球秩序;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正在为人类社会注入一个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第四代核技术、量子计算等具有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并落地应用。这在快速重塑产业格局和国家竞争力的同时,也正以超出传统政策制定者响应能力的速度,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军事等领域引发新的风险。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共建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强力、更加可持续的国际公共管理体系,这是全世界,也是全中国的迫切需要。这也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以及人才培养划定了清晰的使命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国际化、跨学科的教育与科研,并积极探索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路径。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公共政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中国和西方在公共治理方面各有所长,只有融合双方智慧,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立足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依托香港这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基因。因此,公共政策学院的设立,应能够作为连接国家与社会、连接香港与内地、连接产业与政策,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大湾区、为国家、为世界的经济发展担负起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省市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公共政策学院成立给予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你们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我们才能有机会在这里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同时,我也要向在座的公共政策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所有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智慧和奉献将造福于国家的发展、造福于人类的进步。
搭起“四维”通道的桥梁
朋友们,我们今天在这里见证的并不仅仅是一所公共政策学院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见证了一座具有四维通道的桥梁建设。这四维通道就是:连接政府与社会、连接香港与内地、连接产业与政策、连接中国与世界。这样一座桥梁在现时的中国、现时的世界,尤为重要。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探索公共政策的新境界,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排版:刘书凝
编辑:杨迪雅
公共政策学院出品